关键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 玉树州新闻网兄弟州市
西藏林芝巴宜区百姓精准脱贫的故事
来源:玉树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11-14 10:14:31
编辑:玉宣

  玉树新闻网讯  高原河谷,波澜壮阔;藏地江南,秀美温柔。

  沿着蜿蜒的地表形态,尼洋河水低吟婉转,色如碧玉,静静流淌。在绵延的时光里,它承载着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百姓无数的幸福与感动,见证了工布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林芝市巴宜区依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借助旅游援藏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同时在群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攻坚克难,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使现实的梦想变成了一个个贫困村、贫困家庭的幸福。

巴宜区小康示范村

  前不久,国务院扶贫办发布消息,公布全国第二批26个贫困脱贫县区名单,林芝市巴宜区就在其中。

  今天,我们就带领读者走进林芝市巴宜区,了解他们开掘富源的历程,知悉每一个攻坚拔寨的背后故事。

  生态旅游推动脱贫攻坚

  坐落在尼洋河畔的伍巴村,全村25户118人。这里曾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当一批批游客带着好奇的目光走进这里时,谁会想到,五年前还是默默无闻的伍巴村竟然已经如此闻名了。

  原因何在?

  “因为党的好政策,带我们走上了旅游发家致富路。”2012年,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护传承工布藏族独特的文化,伍巴村被打造成了藏族文化民俗村。作为精准扶贫的对象,巴宜区百巴镇伍巴村的索朗央宗在政府的帮助下吃上了旅游饭,一年下来,收入比原先翻了好几番。

  这天,像往常一样,索朗央宗一大早在厨房忙碌起来,打酥油茶、磨糌粑、做藏面、包藏饺……“每天上午,游览尼洋河风光的客人总是会就近到我们村来体验一下藏式风情,品尝酥油茶,喝点青稞酒,所以一定要早点准备好。”索朗央宗告诉记者,“过去,我们一家收入主要靠采松茸挖虫草,不仅辛苦,而且困难重重,一年下来收入也就一万多元。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孩子的吃穿、上学都需要钱,生活非常艰苦,经常是东借一点西借一点,然后再慢慢还。”

  而今,依靠发展旅游实现脱贫,索朗央宗尝到了甜头,日子也过得富裕甜美起来。

  为了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实现脱贫目标,按照中央的部署,2016年,林芝市巴宜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开始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此,巴宜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拓宽增收渠道、增加收入的长效之策大力实施;坚持宜游则游,紧紧抓住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契机,加强旅游示范村、景区景点建设,加大农牧民家庭旅馆扶持力度,鼓励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旅游业发展,吃“旅游饭”,挣“旅游钱”,让生态旅游照亮脱贫攻坚之路。

  借着东风,紧临318国道的章巴村乘势而上。

  2016年,章巴村成立了藏家乐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一年下来接待游客2万多人,经济收入非常可观。

  洗菜工曲吉是合作社里的一员,在此之前,她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丈夫因病去世,家里全靠她一个人打理,而且还要供一个孩子上大学,经济拮据,日子过得非常困难。

  自从村里成立了藏家乐,她不仅每月有固定的收入,而且年底还可以享受分红,再加上政府给予的各项补助,她的生活从过去的苦与泪,变成了现在的甜与笑

  “政府把我们安排到这里,不仅每月可以拿到工资,而且还帮我们修整了房屋,现在心里面感觉幸福,很快乐。感谢国家,感谢党!”曲吉不无感激地说。据章巴村党支部书记索朗多布杰介绍,章巴村一共有9户贫困户,目前已全部被吸收到合作社里,并且都实现了脱贫摘帽。

  同样,借着旅游发展起来的还有巴宜区鲁朗镇东巴才村。这个村坐落于鲁朗花海牧场,一度以“砍树卖木”为主要经济来源,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不能实现群众长久增收。如今,随着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建成,在政府的帮助下,村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子,开起了家庭旅馆。为了开辟新的增收通道,切实推进精准扶贫,东巴才村又在村庄的入口处盖起了一排旅游门店。

  今年五月,该村村民阿旺拿到了旅游门店的经营权,开办起了酸奶店。因为口味地道、制作方法传统,前来光顾的客人很多,每个月的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现在是淡季,游客少了,隔两三天做一次酸奶,游客多的话,每天都要做。一年下来,可能挣个七八万元吧。”阿旺笑着说。

  景区带村、能人带户。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景区基础设施更趋完善,旅游扶贫成效进一步显现。

  罗布顿珠是鲁朗镇罗布村南木林组最早经营响箭体验生意的村民。他说:“工布响箭是我们工布地区劳动人民在庆祝丰收、迎接新年等重要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竞技娱乐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几乎每个来林芝游玩的人都想体验一番,感受一下民族传统。所以,响箭体验在娱乐的同时,也成为一项有力的脱贫手段。”

  在罗布顿珠的带动下,其他村民也陆续开始经营响箭体验生意,但是由于规模不大,而且村民之间有时会互相抢客,所以经营效果不是很理想。2016年,政府出面利用扶贫资金修建了响箭场,把响箭体验项目整合成南木林组的集体经济,由集体统一管理、统一分配收入,全组人劲往一处使,从2016年5月到10月,光是响箭收入就达到了十七八万元。

  能人带动百姓,村庄连着村庄。看到旅游发展的良好收益,东巴才村周边的村庄也都开始参与旅游经营与接待,包括家庭客栈、响箭体验、骑马、藏餐烹制、出售土特产品等。巴宜区委副书记、区长严世钦告诉记者,2016年,299户鲁朗人家,农家乐经营几乎超过四分之三,村民旅游收入十分可观。而且通过旅游的辐射带动,巴宜区有效扩大了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了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实现了旅游业与贫困村、贫困户的有效链接,成为精准扶贫的一大亮点。

  多产并举助力百姓致富

  除了发展旅游业,巴宜区还依靠独具特色的产业优势发掘潜力,带领百姓脱贫致富。

  一大早,卡斯木村的次央便拿上纺织的线卷去上班,像城里人一样上下班,这是她做梦都没想到的事。

  “爸爸年纪大了,经常生病住院,需要很多的医疗费用,丈夫因为眼睛不好也干不了活,家里还有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全年就靠农田两千多元的收入,总觉得这日子没法过,特别无助、特别无奈,需要钱的时候家里一分钱都没有。”林芝镇卡斯木村村民次央一边回忆,一边流下心酸的泪水。

  苦尽甘来。2016年,在政府的帮扶下,她们家不仅盖起了新房,而且正好赶上村里开办的氆氇坊,作为精准扶贫对象,她成为一名氆氇纺织工。

  去年,巴宜区扶贫办投资近30万元建起了氆氇加工坊,党员桑杰措姆召集了3名氆氇纺织能手,带领全村26名妇女成为新时代的氆氇纺织工。其中,两户精准扶贫户在大家的帮扶下走上康庄大道,次央就是其中之一。

  卡斯木村通过发掘传统技艺形成产业,成为精准扶贫的典范,而布久乡珠曲登村通过苹果种植让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从空中俯瞰,珠曲登村群山环绕,风景宜人。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一大片栽种整齐、气势磅礴的果园,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大规模的果园呢?

  “当时品尝了当地农户的一个苹果,口感比内地好,所以我就想在这儿打造一个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林芝圣域农牧公司总经理汪志伟回忆起2007年第一次来到林芝旅游,在当地农户家吃到的一个苹果,这让他开始了10年的逐梦之路。“林芝的苹果由于阳光充足,早晚温差大,品质一直很好,但是当地人不善于经营管理,使果树老化,果子个头小,品相不好,所以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正好巴宜区政府也想把苹果产业做大,带动百姓致富,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么大一片果树种植基地。”

  为了把珠曲登村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水果村,巴宜区投入援藏资金956万元,以农户土地入股的方式,与圣域农牧公司合作建设了苹果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推进传统种植业向现代生态种植业转变。随着水果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目前珠曲登村的苹果种植面积达到了860亩,村民依靠苹果致富也开始凸显,每年能够给贫困户带来七八万元的收入。

  如今,像珠曲登村这样崭新的“水果村”在巴宜区越来越多,截至2016年,巴宜区已发展优质水果专业种植村50余个,规模达1.4万余亩。农牧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在果园劳动、学习技术等多种手段增加收入,实现了脱贫致富的长效与可持续。

  而米瑞乡姆多村,地势平坦,非常适合农业种植,是巴宜的重点农业区。那么,如何让土地生金,让村民致富呢?姆多村党支部书记巴东经过多地考察,并通过村“两委”班子研究,最终决定种植高产玉米。2012年,由米瑞乡政府扶持15万元、村民筹集20万元,把土地集中起来,种了460亩玉米。第一年就收入了80多万元,迎来了开门红。

  每一种贫困,都源于不同的原因。巴宜区在思路精准上,切实找准扶贫路子。坚持因村施策、一村一策,充分依托贫困村的区位条件、气候特点、资源禀赋等优势,宜种则种、宜养则养。色果拉村通过养羊断掉了穷根、朗乃村通过养殖藏香猪实现了收入飞跃、久巴村通过草莓种植跨入小康村行列。一个个生机盎然的绿色基地,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繁忙工厂,一个个精准脱贫的产业项目,生动展现了巴宜区扶贫攻坚战的新模式与新实践。

  社会保障覆盖贫困家庭

  扶贫先扶智,医人先医心。巴宜区在群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破除贫困瓶颈,取得显著成效。

  已过立冬,位于海拔3400多米、大山深处的鲁朗小学开始有了丝丝寒意,但是对于五年级的次仁玉珍来说,她的心中却是暖意融融,因为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她的成绩全班排名第二。

  次仁玉珍家是鲁朗镇精准扶贫户,她的爸爸去世多年,妈妈又是个聋哑人,全家就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种田为生。尽管家庭贫困,但是次仁玉珍却从来没有过上不起学的时候。

  让每个适龄孩子都能够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呵护每一颗心灵的健康成长,这是巴宜区对教育精准脱贫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让他们的梦想照进现实。

  2016年,巴宜区政府对教育投入4053万元用于改善各类学校软硬件设施,巴宜区幼儿园投入使用,该区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了100%,顺利通过素质教育国家验收。在教育惠民方面,除了落实“三包”政策,还对考上大学的学生给予多项补贴,将教育惠民政策落到实处,2016年投入资金80.75万元帮扶341名贫困户子女就学,2017年再次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贫困户子女教育帮扶。

  “我家的三个孩子能够上大学,全靠巴宜区政府给予的各项补贴和资助,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希望以后三个小孩毕业了能回报社会,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巴宜区米瑞乡姆多村村民央金谈起党的好政策时感动不已。

  在医疗卫生方面,巴宜区不断推进医疗救助工作的落实,对214名医疗救助贫困户进行跟踪管理,并强化筛查更新,防止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家住巴吉村的朗嘉,今年14岁,六年前发现患有糖尿病,为了给他治病,本不富裕的家庭花光了所有积蓄并背上了累累债务。2016年,在巴宜区精准扶贫的关怀下,朗嘉看病享受到了免费治疗,大大缓解了家庭压力。

  此外,海军总医院还与巴宜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成对子,为巴宜区开展多项医疗帮带工作。今年9月,海军总医院医疗队又一次深入巴宜区乡镇村庄,为当地群众送医送药,巡诊筛查先心病患儿、白内障患者,慰问贫困村民,把党和政府及子弟兵的关怀温暖送进藏族同胞心中。

  “随着扶贫实践不断创新深化,我们紧盯重点产业发展,细化帮扶政策,充分借助援藏等外力作用,如期完成了稳定脱贫的目标。”巴宜区委书记米次说,“目前,巴宜区已完成550户1514人的脱贫任务,脱贫人口占到年度建档立卡人口的98%,退出贫困村67个,贫困发生率由年初的8.89%降至了0.18%,提前完成了年初与市脱贫攻坚指挥部签订的390户1056人的脱贫任务,也达到了国家关于中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已发出了决战全面小康的动员。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实现新目标,相信各族干部群众拧成一股劲,巴宜区一定会实现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全面小康新生活。”巴宜区委副书记、区长严世钦信心满满地表示。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6-8818752 yszwxb2022@163.com
  玉树旅游网  玉树市新闻网  玉树州党建网  玉树市党建网  治多党建网  曲麻莱党建网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称多县人民政府
玉树市人民政府网  囊谦县人民政府  杂多县人民政府  治多县人民政府  曲麻莱县人民政府  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青海省囊谦人民法院网  杂多县人大  玉树市人大信息网  玉树藏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  玉树州藏医院  玉树文明网  藏地影像
主办: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ICP备19000163号-16
免责声明:玉树新闻网由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主办,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域名备案管理。网站内容发布和审核均由玉树州委宣传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