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 玉树州新闻网县乡之声
囊谦传统文化精髓和它们的传承人
来源:玉树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4-19 15:19:06
编辑:玉宣

   玉树新闻网讯

  卓  根  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卓根玛传承人  布扎西

  分布区域:囊谦卓根玛根据地理位置等可以分为南部林区卓根玛和东部农区卓根玛,其风格大同小异,南部林区卓根玛主要分布在吉曲乡、白扎乡,东部农区卓根玛主要分布在香达镇、觉拉乡。

  历史渊源。囊谦卓根玛起源于公元1119年北宋宣和年间,盛行于清朝中期乾隆年间。囊谦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扎卓根玛,起源于800多年前,噶玛巴一世活佛曾接受白扎村民的邀请前来观礼摸顶,此后凡有高僧大德路过此地,白扎村都有献舞的习俗,历史上白扎卓根玛舞蹈只有得到囊谦千户的允许方可表演,亦有“宫廷舞蹈”之称。白扎卓根玛只传本村人,从不外传。据考证,清代嘉庆年间由囊谦县尕尔寺第七世活佛尕尔仁波切成林永嘉搜集整理“囊谦卓根玛”约38个曲目,现已失传。1998年以来,县民间传统文化爱好者吉曲乡籍人士布才哇、扎西才仁搜集整理出了22个曲目。


  表演形式。囊谦卓根玛主要以“颂歌”加“舞蹈”的形式表现,说唱内容从“颂山”、“颂神”、“颂天”、“颂地”、“颂五谷丰登”、“颂六畜兴旺”等,颂扬世间美好的事物,歌词对仗工整、押韵,内容健康丰富。“囊谦卓根玛”是以歌伴舞,传统是歌由舞者自唱,不能有伴唱,可以清唱伴舞,也可以乐器伴奏自唱起舞。用于伴奏的乐器有:笛子、牛角胡、鼓。

  囊谦卓根玛舞蹈有九姿八风之说。九种姿态为:媚态、英态、丑态三种为身技,猛烈、嬉笑、威胁三种为口技,悲悯、愤怒、和善三种为心技。舞蹈的八种姿风为:妩媚、凶猛、豪迈、恻隐、可厌、可笑、奇异、恐怖。九姿八风在舞蹈时把心理活动表露于语言和动作上。表演场合和时间较固定,在迎送活佛、官员、贵宾等固定的场所以及逢年过节等固定的时间来表演,用于渲染场面和节日的气氛。

  舞蹈服饰是藏区中囊谦县独有的藏族服饰。男服饰:头戴红绳和头发辫结的黑红相间的盘头长辫(藏语称“杂罗”)。身上内着白色丝绸长袖衣,外着酱红色氆氇藏袍。绸制彩腰带,腰带上挂上以皮质材料缝制、金银打制、珊瑚装点的火镰、藏刀和弹夹,下身着白色丝绸灯笼裤,裤面缝制了各种对称的吉祥图案,脚穿皮质藏式长靴。女服饰:头戴底饰用头发梳理出50—60个小发辫,两鬓有金银饰制藏式发夹,头部后中间有藏式绸缎缝制的长条装饰带至腰部,顶部有三个“琥珀”(藏语称“贝西”),琥珀以下至腰部的装饰绸缎条上逐个“1”字排列的“绿松石和红珊瑚”装点。身着红色丝绸长袖衣,外着黑色氆氇缝制的藏袍,腰间束有囊谦特色的用金银铜打制装饰的皮腰带,藏袍前襟有银丝编制的2-5根银链,以蝶形状对称配戴,腰带上还有金银铜打制的女士藏刀和藏式钱夹,脚穿皮质中腰藏靴。

  因囊谦卓根玛中有涉及宗教内容,文革期间囊谦卓根玛的承传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传唱舞蹈被禁,近20年无人表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谢世,能够系统完整的表演艺人已所剩无几,原生态的囊谦卓根玛出现传承危机,处于失传边缘。目前“囊谦卓根玛”只有4位传人,年龄均在65岁以上。

  热  巴  舞

热巴舞传承人  白玛巴吉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流行于青海、西藏、云南、四川、甘肃藏族聚集区,是一种由鼓钹(单钹),锣伴奏的集体歌舞,技巧性强,初时舞姿轻捷,高潮时感情奔放,动作粗狂有力。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热巴中的舞蹈,为了吸引观众,讲究舞姿的优美,编排难度高的动作,象古代的百戏带有杂技、武术等艺技。舞时,男女人数相等,由领舞人扮主要角色。在铃鼓声中,通过跳、转、翻动作,圆好场地,招来观众,然后男女演员上场。表演中,男摇铜铃女敲鼓,伴随着鼓点,应节奏而舞。舞者腰间短裙状的用羊毛或牛毛编织的染有三色或五色的辫条,随着各种强劲有力的高难度动作,裙条飘起,刚中现柔,潇洒自如。表演者很讲究单腿旋转和各类蹦子、串身翻等动作,如女子“带鼓平转”,“猫跳翻身”、“正反转”、“高低击鼓”等,变化多端,情绪灼热。男子的技巧表演更扣人心弦,它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纯情朴实、热情开朗、坚强刚硬的英雄气质。如表现动物形态的“兔子跳”,或“扭身跳”,或“滚毛”,或“走矮子”,表现技巧和技艺的“磨盘腿”,或“单腿挎转”,或“摇铃蹲转”,或作“躺身蹦子”;表现嬉戏与体育竞技的“摔跤角斗”,“乌龟爬沙”、“堆罗汉”、“滚壶坛”;表现气功内容的“尖刀刺腹”、“夹刀旋转”、“滚牛角尖”等动作。热巴舞风格技巧熟练精当,节奏激烈紧张,表情丰富,情绪奔放,粗矿豪迈,英武豪放,特点稳重大方,舞姿优美多变,整套节目,包括哑剧、杂技、气功等成分,形成了成套的演出程式,尤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既能娱乐,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铃鼓是热巴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九种鼓点,根据鼓点节奏的不同来表演舞蹈。在表演中,男持铜铃,女执手鼓(因而热巴舞又名“铃鼓舞”),绕圈走动,翩翩起舞。铃鼓声节节奏鲜明,随着曲调和情感的变化或高或低,或急或缓。节奏徐缓,铃鼓间响,清声幽远,似深箐山溪,原野牧铃铛;节奏急促,钹鼓齐鸣,轰轰烈烈,像急流奔涌,高山雪崩。进入高潮,舞蹈动作址分强烈,男子仿佛雄鹰一般单腿跨转,腾跃飞旋,女子一手拿弓鼓槌,高举头顶,转翻身子欢舞,犹如孔雀开屏。舞蹈动作选用弦子、锅庄舞步的同时,吸收了杂技表演的一些技巧动作,比较精彩的有“躺身平转”、“躺身小蹦子”、“前后甩腰”、“跨腿原地转”、“躺身大蹦子”等。

  囊谦热巴舞吸纳了其他地区热巴舞的一些特色,同时在唱词和动作上有所创新,具有稳重大方,舞姿优美多变,演出程式成套等特色,历史久远,但长期以来时断时续,一些传统节日随即失传,近年来又开始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探索恢复。据考证,康区热巴舞始于囊谦县觉拉乡,后传于西藏丁青,盛于丁青。

  牛 角 胡 弦 子 舞

牛角胡弦子舞传承人 索才


  牛角胡,藏族弓弦乐器之一,藏语必汪,然萨尔等。它历史较为悠久,其形制与汉族二胡基本相同,发音明亮,音色优美,常用于独奏和为歌舞、戏剧、说唱伴奏。是一种就地取材制作而成的胡琴类乐器,结构独特,是雪域高原的精神文化珍品,通常作为随腔伴奏乐器用于不同的艺术形式。其艺人大多是民间乐师。

  牛角胡演奏艺术不追求纯音乐性和高难技巧,而力求与歌唱、舞蹈融为一体。广泛流传在四川芒康、云南迪庆和康多囊谦等地。牛角胡结构,由琴筒、琴杆、弦轴、干斤、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构成。形制无固定规格,一般多为民间艺人自制自用,全长约55厘米~68厘米。牛角胡筒为圆筒形,是必汪的最早形式,多采用较粗大的野牛角制作,并以雌野牛的角质最佳,将角根、角尖截去,用中间偏根部分制成,筒身后部略向上弯,后因野牛角难以寻找,如今四川芒康及云南迪庆等地区才将逐渐把琴筒改为木制琴筒,琴弦改为丝弦或钢丝弦。牛角胡筒长约13厘米~17厘米、前径10厘米~13厘米、后径9.5厘米~11厘米。将琴筒上下开出插入琴杆的方孔,筒前口多蒙以山羊皮和小牛皮为面,筒后端敞口。琴杆为上方下圆的柱状体,多使用质地较坚硬的木材制成,常用当地所产的杜鹃木、青冈木或白杨木等制作,弦轴及其以上部位呈方柱形,顶端为琴头,多雕刻成方塔形或圆球状,琴杆右侧横置两个木制弦轴。轴头为圆锥形,轴顶为多棱形、不规则圆柱形或旋成圆球形。琴杆中、下部呈圆柱形,其上系有丝弦千斤,琴杆下端插入琴筒方孔中。琴筒皮面中央置有木制琴马。张两条琴弦,传统多用黑白两色马尾弦,琴弓用竹条或刺巴树细枝作弓杆,弯成满弓状或半圆形,两端系以马尾为弓毛,弓长34厘米~57厘米,长短因奏者而异。牛角胡的外表装饰,一般则在琴头饰以龙头或马头,琴筒和琴杆上绘有鲜艳的民族图案。

  牛角胡锅庄以为数不等的领舞者手拉,领舞者围成圆圈,边拉边唱,悠扬的牛角胡音与稳健的舞步浑然一体,且歌且舞,男性着肥大筒裤犹如雄鹰粗壮的毛腿,女子身着艳丽长袖,犹如天仙下凡。侧身拧腰搓步跳起,挥舞双袖载歌载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尤以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犹如雄鹰展翅;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传统节日有《桑巴卓玛》、《萨群群》、《阿若劳群》(年轻朋友)等。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6-8818752 yszwxb2022@163.com
  玉树旅游网  玉树市新闻网  玉树州党建网  玉树市党建网  治多党建网  曲麻莱党建网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称多县人民政府
玉树市人民政府网  囊谦县人民政府  杂多县人民政府  治多县人民政府  曲麻莱县人民政府  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青海省囊谦人民法院网  杂多县人大  玉树市人大信息网  玉树藏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  玉树州藏医院  玉树文明网  藏地影像
主办: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ICP备19000163号-16
免责声明:玉树新闻网由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主办,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域名备案管理。网站内容发布和审核均由玉树州委宣传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