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 玉树州新闻网人物风采
玉树,托起他人生的标高——梁宇智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5-06-05 10:33:57
编辑:玉宣

  2013年4月29日,因为要采访梁宇智,我又一次飞往玉树。

  坐在飞机上,我的目光被舷窗外的世界深深吸引。天际寥廓,云翳翻涌,虽然已是暮春时节,可是机翼下的大地依旧枯瘠得宛如是一张揉皱了的牛皮纸,见不到半点绿意。这里是令许多人望而生怯的青藏腹地。作家唐韵说,所谓腹地,就是从任何方向都无法轻易抵达之处。玉树就是这样的极境之境。

  这是我第十一次深入这片极地高原。我清晰地记得半个月前,自己吸着氧被送下高原时的那副狼狈样,可是梁宇智和他的工友们却在这里坚守了整整三年。

  

  36岁的梁宇智是中国电网公司青海省电力公司西宁供电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他是一万多名奋战在玉树灾后重建现场的电力职工中的一员,他和他的工友们被灾区群众称为光明的使者。

  其实,不用我多说,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电对于当代文明的重要。三年前的那个夜晚,作为第一批赴玉树灾区采访的记者,在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奔波后,我意外地在废墟上见到一盏亮着的电灯。正是那昏暗的灯光,让我在那个绝望的夜晚感到了温暖。那一刻,电在我心中便有了这样的寓意——它不仅代表着人类的文明,更代表了人类的意志与坚强的禀赋。

  后来我才知道,点燃这盏灯的能量,来自于一台小小的柴油发电机。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玉树藏族自治州近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电力来源全靠一个又一个建在深山峡谷中的水电站和一台台简陋的柴油发电机。这可是平均海拔3500米的高原呀,每逢河流结冰,那一个个动力枯竭的水电站,甚至一盏普通的白炽灯泡都无法点燃。一位玉树藏族自治州领导曾这样说:“电力资源的匮乏,不仅制约了玉树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到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如此薄弱的电力基础设施,又怎能支撑得起玉树灾后重建的伟业,又怎能实现玉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梦想。于是,三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玉树重建规划时,便率先将国家电网进玉树当做了一项重要的内容。

  这是一声召唤,这是一道命令。蓝图绘就,规划明晰。一批又一批的青海电力人挺进玉树,走上高原,奋战雪域,开始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为艰苦卓绝的电力工程建设。

  作为这段历史的一名记录者,我之所以选择梁宇智作为我的采访对象,是因为2011年9月,我听说有一名电力职工在玉树施工时积劳成疾,不幸染病,被迫送到西宁治疗。可是当我赶到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时,这名职工,却在病情尚未痊愈的情况下,返回了玉树。他就是梁宇智。那一年我与梁宇智失之交臂。

  

  就在上飞机的前一天,我临时起意,到梁宇智家里看一看。

  梁宇智的父亲是一位有着38年工龄的老电力人。 38年,不是短暂的岁月。38年的从业经历中,老人走遍了青海的大部分州县,他惟一没有去过的就是玉树。老人清晰地记得,三年前的一天,梁宇智小心翼翼地问他:“爸,单位组织人到玉树抗震救灾,你看我去还是不去?”老人的回答不假思索:“只要单位需要,你就去。”平时很少和父亲交流的梁宇智听到这话后,开心地笑了。他说:“咱们想到一起了,其实,我已经报名了。”

  儿子走后,老人开始留意有关玉树的消息,高寒、缺氧、温差、风雪……这些陌生而熟悉的词汇,在老人的脑海中,堆砌起了一个立体的玉树,一个真实的玉树。

  老人不放心远行的儿子,第二年夏天,他让老伴去玉树看一看,老伴回来后告诉他,儿子在玉树工作得很好,可是当天晚上,老人却在无意间看到老伴躲在厨房里一个人抹眼泪。一切都不言自明,老人的心在抽搐。

  说起这些,老人的情绪突然激动了起来,两颗晶莹的泪珠猝不及防地滚出了眼眶。他用颤抖的手指,点燃了一支烟。我默默地数着,老人抽完这支烟,只用了四五口……片刻的沉默后,老人抹了一把眼睛说道:“再苦也要坚持,谁让我们是电力人?”

  老人珍藏着两张梁宇智的照片,照片上的梁宇智是一个带着眼镜,斯文而腼腆的年轻人。我暗自思忖,是怎样的力量,让这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远走高原,在艰苦的工地上,坚守了整整三年。又是怎样的意志,支撑着这样一个年轻人,在那片极地高原完成了人生和理想的对接?

  老人告诉我,上班时,自己每年都会捧回一两本获奖证书,临退休时,这些获奖证书,已经累积的有一尺多厚了。这是老人一生的骄傲。

  “小宇刚从部队复员回来,进了电力系统,看着我的获奖证书,眼里直放光。”虽然脸上的泪痕还未风干,虽然老人的眼角还带着悲戚,可是讲述起这一切,自豪之情依旧溢于言表。

  那是梁宇智人生的最初时刻,父亲用一生的光阴换取的那摞获奖证书,在无意间成为了他人生的标高。

  

  飞机缓缓降落,巴塘草原冷厉的寒风,将我从一路的遐思中拉了回来。我睁大眼睛在接机的人群中寻找着梁宇智,寻找着那个带着眼镜的文弱的青年。可是,没有。迎面走来的是这样一个汉子——皮肤黝黑,体型宽阔,凌乱的头发上甚至沾满了灰尘。握手时,我感觉到了梁宇智手心老茧的粗糙和一股无法拒绝的力量。这就是高原,这就是玉树,它已经将照片中那个文弱的青年,打造成了一个真正的血性男儿。

  一列列的远山缓缓退却,一座座村庄迎面扑来,从巴塘机场前往结古镇的路上,我简直是完成一次时光穿越。三年,玉树创造了凤凰涅槃的奇迹。

  当我们走过一个翡翠色的水库时,梁宇智告诉我,这里就是著名的禅古水电站。

  有资料显示,地震前,结古镇的用电,主要依靠周边禅古、西杭、拉贡三个水电站维持,其中以禅古水电站的发电量最大。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得禅古水电站机房开裂,丧失了发电的能力。保电!保电!!保电!!!成为了那一刻青海电力人最重要也是最急迫的任务。也就是在那一刻,将玉树并入国家电网,永久性地解决玉树地区用电难的构想在青海电力人的脑海中初步形成。

  那年四月,中国电网公司青海电力公司向全体员工发出了挺进玉树,决战高原的动员令,这个动员令,将许多人的命运与这片高原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听到这个动员令后,梁宇智热血澎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梁宇智这样说:“我是当兵出生,地震发生后,我觉得应该在这样的时刻站出来,扎扎实实地做点事。”

  站出来,谈何容易,干点事,尤其艰难。要知道在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高原坚守三年,需要怎样的决心,需要怎样的毅力?这是对人的意志与毅力近于严峻的考验?

  不是没有犹豫,也不是没有犹疑,自己走了家怎么办?年迈的父母怎么办?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已然步入中年的梁宇智来说,都是一个个不得不考虑的切实问题。

  梁宇智说,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了父亲的获奖证书,面对那摞厚厚的获奖证书,梁宇智感到自己面对的就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项工程需要自己付出全部的青春乃至生命去构建。

  这委实是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情节,请你不要怀疑这个情节的真实性,因为正是这样的情节,一次又一次的激励着貌不惊人的普通人,成为了生命的强者。

  就在离报名结束还有三天的时候,梁宇智悄悄地给自己报了名。梁宇智说,自己之所以要悄悄地报名,是害怕年迈的父母伤心。可是临行那天,看着父母鬓角的白发,梁宇智也忍不住流泪了。

  这是一次远走天涯的无悔行程。那年11月当梁宇智第一次来到玉树时,震后的结古镇,呈现给他的是这样的一幕场景,尘土飞扬,帐篷林立。没有想像中的浪漫,更没有想像中的神奇,那时的结古镇,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地。可梁宇智却在这个工地上,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他说,那时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见机器的轰鸣,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到一种鏖战的激情,梁宇智为这样的激情深深陶醉。

  可是高原却用这样的方式考验着他的意志,刚到玉树第一天,梁宇智便被强烈的高原反应击倒了。胸闷、恶心、嘴唇发青,喘不上气……躺在病床上,梁宇智想,难道自己真的就这样当逃兵了吗?实在不甘心。一天,两天,三天……输液,吃药,休整……三天后,梁宇智奇迹般地康复了。梁宇智说,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深深地了解到了高原的秉性,亘古的高原,只把生命荣光留给了生命的强者。梁宇智下决心要做这样的强者。

  梁宇智没有想到的是,高原反应仅仅只是他需要克服的第一个困难,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因为梁宇智是那时青海电力公司玉树灾后重建筹建处少有的几个曾经干过基建的人,组织上决定让他担任110kv结古中心变电站的项目经理。

  梁宇智深知110kv结古中心变电站的重要性,它是国家电网入玉树的标志性工程,实现与国家电网并网后,这个变电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电力枢纽,为彻底结束结古镇冬季断电的历史做出贡献。可是有这样一个事实不容忽视,110kv结古中心变电站也是世界范围内海拔最高,施工条件最恶劣的变电站,施工难度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决定,为了确保国家电网进玉树的顺利实施,110kv结古中心变电站必须要在来年6月完成全部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房调试。这是不容更改的铁一般的命令。

  可那时玉树的冬天已悄然逼近,留给梁宇智的时间实在是不多了。

  “那是一座轻钢结构的,有着主控室、综合配电室、110kv开关室三个主体建筑的变电站。变电站占地2280平方米。这样一座变电站在平原地区至少需要一年的建筑期,可是在几乎每块砖、每袋水泥都靠外运的玉树,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实在是太难了。”梁宇智说。

  梁宇智核算了一下,从接到命令那一天到玉树上冻,110kv结古中心变电站当年的施工期不足一个月,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完不成变电站基础的混凝土浇筑,那么在来年6月实现工程交工便无异于神话。梁宇智豁出去了,他和工地上的二百多名弟兄,一头扑在了工地上。

  加班成为了梁宇智对那段日子最深刻的记忆。“几乎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梁宇智这样说。

  风雪退却,疲惫不觉。梁宇智与他的工友以超人的毅力,在冰封的高原上,构筑着一个属于电力人的梦想的伟大工程。

  说不清是梁宇智必胜的决心让时间止步,还是梁宇智的满腔热血延迟了那个冬季的来临,总之,在玉树入冻前,梁宇智与他的工友真的创造出了奇迹,110kv结古中心变电站的基础浇筑工作在2010年年底完成了。

  我问梁宇智当时心里急不急,怕不怕,血性的汉子眼圈一下子便红了。“咋不怕,可既然来了就不能退却。”梁宇智说。

  是的,不能退却,绝不能退却。第二年,当春天的脚步还未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时,当寒风还在这片土地上肆虐时,梁宇智和他的工友们便回到了高原,他们用施工的号角,在这片土地上,奏响了玉树春天的序曲。

  如今想来,那个春天对梁宇智来说,过得委实艰难。命运之神再一次用它的吊诡,考验着梁宇智的耐心、毅力和智慧,新的麻烦接踵而至。

  先是开工后不少农民工因为不适应高原气候纷纷撤场,后来又是厂家的机器迟迟不到位,严重影响到了工程进度,总之,110kv结古中心变电站的施工过程中,困难叠加,艰辛重重,可是交工的日子却一日日地逼近了。

  “梁宇智,你究竟能不能按时交工?”一次会议上,一位领导这样问他。

  梁宇智起先并未做声,逼得紧了,少言寡语的梁宇智霍地站起身,当着众人的面撂下了这样一句话:“完成不了任务,我就不休假,我就跳通天河去。”会场沉默了,看着梁宇智倔强的面庞,不少人为他捏了一把汗。

  在大多数人看来,梁宇智立下了这样的“军令状”,多少有点意气用事,可是梁宇智心里却有自己的一本账。梁宇智说:“高原施工最尊重科学,不尊重科学,就不会产生效率。”

  工程进度首先源于科学的管理。返回工地后,梁宇智首先针对农民工撤场问题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从工资待遇到卫生保障,从伙食到施工时间,事无巨细,都做了严格的规定。“玉树海拔这么高,老百姓到这里打工不容易,亏了谁都不能亏了他们。”梁宇智说。这是一份将心比心的真诚。梁宇智不仅将这样的规定写在了纸上,更落实在了实际行动中。

  有一天,梁宇智在外面办事,突然接到施工员的电话,施工员说工地上一位乐都籍的农民工兄弟生病了。对于这个农民工兄弟,梁宇智有深刻的印象,前不久他因为工作业绩突出,被提拔成了混凝土班班长,可以说,他是梁宇智的得力干将。

  听到这个农民工兄弟生病的消息后,梁宇智驱车从几十公里的地方赶了回来。这个农民工兄弟病得很严重,高原反应让这个铁打般的汉子倒在了床上。梁宇智赶忙将他送到医院。输液后,老乡的病情没有明显好转。梁宇智又安排专人连夜将他送到了西宁。

  “快!无论如何也要尽快把他平安送到西宁。”临行前,梁宇智这样叮咛司机。

  农民工兄弟得救了,他打来电话说:“梁经理,你是个好人,我病好了回来还跟你干。”百姓的口碑是最坚实的丰碑。梁宇智和乐都农民工的故事,在工地上迅速流传。人心安定了,工程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梁宇智说,所谓科学还体现在对各项工作的有序的统筹和理性的调度。2010年冬天,当又一场酷寒降临玉树时,梁宇智和他的工友们也被迫终止工程,返回西宁休整。

  冬休期间,梁宇智并没有闲着,他邀请江苏、河南、广州等地的设备供货商到西宁开了一个协调会,在这个协调会上,他苦口婆心地向供货商代表们介绍了玉树对电迫切的需求。一字字,一句句,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梁宇智的一片赤诚打动了供货商,在那个协调会上,梁宇智获得了供货商这样一个承诺——就是再难也必须保证所有设备按时到位,以保证110kv结古中心变电站顺利交工。

  “其实那段日子,我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可是我相信有了这些前期的工作,按时交工没有问题。”梁宇智说。

  梁宇智当然没有因为耽误工期跳通天河。

  那年4月,第一批设备终于从江苏顺利运抵玉树。千里征途只为工程顺利交工。梁宇智站在设备前鼻子一酸,两行清泪夺眶而出。那年6月,110kv结古中心变电站比预订的时间提前了一个星期便顺利交工了。那年7月,这个具有标志性的工程,成为了援建单位向党的生日献礼的工程。两年后,110kv结古中心变电站因为实现了“零缺陷”,被评为了省电力公司的优质工程。

  

  对于创业者来说,时间就是一柄最严苛的标尺,梁宇智深知,只有在时间的每一个刻度上,都留下属于自己印痕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英雄。三年的时光看似漫长,可是每一分每一秒对于梁宇智来说,都显得那样紧迫。

  完成了110kv结古中心变电站的建设任务后,梁宇智又接受了建设110kv囊谦输变电工程的任务。

  囊谦输变电工程的施工工地,距离结古镇190公里,这里地况更复杂,施工难度也更大,工程要求更高。与此同时,考虑到由省电力公司承建的下拉秀水电站离囊谦只有90公里,组织上决定,在承建囊谦输变电工程的同时,梁宇智还要担任下拉秀水电站的专职安全员一职。2011年7月,由省电力公司承建的110kv称多输变电工程项目部经理临时调离,梁宇智又受命担任了110kv称多输变电工程项目部经理一职。从此后,身兼三职的梁宇智便开始了囊谦、称多、下拉秀三地奔波的日子。

  从囊谦到结古190公里,从囊谦到下拉秀90公里,从结古到称多近200公里,那段日子,每个星期,梁宇智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奔波在路上,每个星期的行程上千公里。

  高原行车,随处都可能遇见危险。梁宇智说,那年夏天,他从结古赶往囊谦,因为躲避一辆试图超车的车辆,他乘坐的越野车一头栽下了三米高的路基,如果不是路基坡度很缓,梁宇智说,自己真的就“奉献在高原”了。

  梁宇智无法忘记,从结古到称多,途中要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歇武山,山上的路况十分险要,一侧是陡峭的悬崖,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深渊,2012年秋天的一个午后,梁宇智乘坐的车在这一路段不幸发生了车祸,险些酿成大祸。

  ……

  类似的事情,在梁宇智的身上,还发生过很多,梁宇智说,在高原施工,许多时候都要以命相博。

  以命相搏,这是怎样的决绝,当今天的我们,用世俗的眼光打量梁宇智和他的工友们做出的奉献时,你或许会说他太傻,太憨,可是不要忘记正是这样的憨傻,这样的执著,成为了我们伟大事业的支撑。

  

  我们的话题终于回到了2011年的那个秋天,回到了那个与梁宇智失之交臂的九月,回到了三年来梁宇智惟一因为私事离开玉树工地的那个星期。

  梁宇智突然沉默了。他说,他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羸弱,他更不愿再为原本已经为自己操碎了心的父母平添更多的担忧。可是宇智,你可否知道,正如泪水不是软弱的代言,那次意外,也绝对不会削减你人生的重量。

  梁宇智的话匣子这才打开了。他说,那天他驱车赶往称多工地检查,不知咋地,一下车他就感到浑身不舒服。称多工地的一位负责人看到他后,吃惊地说:“梁经理你脸色咋那么难看?”梁宇智强打精神说:“别喊,我躺躺就好了。”说完这话,梁宇智便在板房中找了一张铺躺下了,没想到,这一躺,梁宇智便浑身瘫软再也没劲起来了。

  “我当时感到肺很疼,闷闷的,喘不上气,发烧39度。”梁宇智说。

  在场的人回忆说,那天梁宇智的嘴唇紫得让人害怕,眼睛布满血丝,样子很吓人。

  纵然是这样,梁宇智也没把自己的病情放在心上,他以为自己回到结古后,打打针,输输液又会生龙活虎地出现在工地上。可是那天晚上,梁宇智的病情没有好转……

  梁宇智病得很严重。在组织的安排下,梁宇智被迫回西宁治疗,下了飞机后,便住进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梁宇智至今说不清自己当年究竟得了什么病,因为那时,囊谦输变电站的施工进入了冲刺阶段,他满脑子都是工程!工程!!工程!!!对于自己的病,他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躺在病床上的梁宇智一个又一个地往玉树打电话,他着急,他发火,可他却帮不上一点忙……

  一个星期后,当梁宇智的病情稍有好转,他便迫不及待地返回了玉树。梁宇智的父亲告诉我,其实那时,医生根本就不让他出院,可是小宇不听劝,孩子拗呀……

  这是玉树一个寂静的春夜,我和梁宇智坐在板房中,重温着他三年来的种种经历,不禁悲喜交集。我突然想起,临行前梁宇智的父亲让我捎给他的话——好好工作,干不好工程就别回家。听完这句话后,梁宇智垂下了头。他说,其实那年母亲来玉树探望他时,看着自己疲惫不堪的样子,眼泪直在眼圈里打转转。梁宇智要求我,不要把他生病的事写到报道中,父母真的太不容易了。可是,我怎能回避?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6-8818752 yszwxb2022@163.com
  玉树旅游网  玉树市新闻网  玉树州党建网  玉树市党建网  治多党建网  曲麻莱党建网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称多县人民政府
玉树市人民政府网  囊谦县人民政府  杂多县人民政府  治多县人民政府  曲麻莱县人民政府  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青海省囊谦人民法院网  杂多县人大  玉树市人大信息网  玉树藏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  玉树州藏医院  玉树文明网  藏地影像
主办: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ICP备19000163号-16
免责声明:玉树新闻网由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主办,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域名备案管理。网站内容发布和审核均由玉树州委宣传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