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 玉树州新闻网人物风采
“玉树好人”:用行动和品行坚守理想信念
来源:三江源报
发布时间:2014-11-17 16:56:47
编辑:玉宣

  编者按:

    “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平凡善举来带动一大批人,影响一大批人,共同为塑造玉树人崭新形象做出努力。”

  这是玉树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秀琴在第二届“玉树好人”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

  在今年九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玉树精神”为主题的第二届“玉树好人”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颁奖典礼上,达吉卓玛、叶青、张连仓等十名同志被授予“玉树好人”先进典型荣誉称号。

  本报特刊登第二届“玉树好人”的先进事迹,目的就是在全州范围内掀起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团结进取的优良品格,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树立正确导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环境,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模范老党员们的旗帜

——玉树州退休干部索南兰周先进事迹

索南兰周

  索南兰周,男,藏族,1968年7月入党,2002年7月退休。

  在玉树4.14地震发生后,索南兰周来不及拍打满身的灰尘,心里想着“抓紧时间救人”,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穿梭在废墟中,引导、组织和帮助受灾严重的群众开展自救。灾后重建工作开始后,他主动报名参加了州老干部局成立的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深入工作一线,不顾年老体弱,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跟群众讲解重建工作政策,监督工程质量,调节矛盾纠纷;当危房拆除和清理废墟工作遇到阻碍时,他不仅带头服从,而且主动担负起做群众工作的任务,通过耐心说服劝导下,让片区干部群众心悦诚服地支持政府拆危清墟工作。当得知玉树三江源汽车商贸有限公司四川籍员工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里自发组织开展救援工作的情况后,他多次前往这个修理厂详细了解救援过程并把情况反映到抗震指挥部和新闻媒体,使这个救灾英雄事迹在灾区广为流传。

  为了进一步激发老干部参与灾后重建的热情,发挥老干部的特殊作用,他欣然接受州老干部局的安排,以饱满的精神充当重建政策宣传员、工程质量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义务价格监督员、感恩铭恩模范员等七员角色,担任其所在西杭片区的名誉主任并应邀参加州政府的群众民主监督委员会,把组织的信任作为一种荣誉、一份光荣的任务,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敢于直面矛盾,主动深入群众宣讲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认真解答疑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主动为党委政府分担忧愁。很多时候,他还陪同中央、省上的工作组下乡,当向导、翻译,一下去就是几天,他带病吃药坚持工作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工作组的同志和基层群众。玉树仲达、结古等6个乡镇的干部群众谈起索南兰周,他们都会伸出大拇指夸赞他。

  不仅如此,每当国内发生任何重大事件,索南兰周总能以一名经过风雨考验的老党员的敏锐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充当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渗透的急先锋,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推进灾后重建、建设新玉树伟业中树立起了一面鲜亮的旗帜。(包利英 整理)

  为干部做表率,为民谋致富路

——曲麻河乡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尕塔先进事迹

尕塔

  尕塔,男,藏族,大学本科学历,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曲麻河乡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

  曲麻河乡是曲麻莱县的最大乡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示范乡。尕塔自担任曲麻河乡党委书记以来,主动学习现阶段农村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党委、政府的决定,勤政为民,恪尽职守,认真履行乡党委书记职责,带领乡党政班子,勤奋努力、扎实工作。在他的引导和带领下,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乡风民风有了较大改观,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县的最前列。

  从参加工作至今他已在曲麻河乡这片热土上奉献、奋斗了整整4年。期间,他十分注重知识的更新,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岗位锻炼的机会,不断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现年40岁的他,在平时的工作中,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善于敏锐洞察新的形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自觉锤炼,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能力。

  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他主动扶贫帮困,捐资捐物,认认真真地解决牧民实际困难。并广泛动员全乡干部群众、客商捐款捐物。近年来,组织乡干部走访186户困难牧户,共发放面粉3000斤,捐款5万余元。为贫困户解决50顶帐篷。经常帮助生活困难、年老体弱、缺乏劳力的牧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群众中。

  近年来,在他的领导下,乡党委立足畜牧业产业优势,围绕“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思路,以联户经营试点建设为契机,实施整村推进项目,集中发展战略,促进了高效牧业经营的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形成了联户经营羊养殖基地、成立酥油协会集中经济实体、嘛呢石刻基地,切实拓宽了农牧民收入渠道,加快了曲麻河乡经济发展的步伐。

  作为一名乡党委书记,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尕塔常说:“作为党员干部我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党员和群众做出表率;作为党委书记,就要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带领老乡共同致富”。(包利英整理)

  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者

——玉树州诺布岭藏族服饰加工厂负责人巴德江才先进事迹

巴德江才

  巴德江才,男,藏族,出生于1976年6月,是青海省玉树州诺布岭藏族服饰加工厂负责人。从事民族服装加工行业20多年,在漫长而又艰苦的奋斗岁月中,他一心一意为困难群众谋发展致富的道路,坚持不懈地为传承民族服装加工业而努力,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取得了相应的回报和成绩。在玉树遭受地震时,他的服装加工厂受到了严重影响,虽然也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他仍然化悲痛为力量,带领他的员工们走上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光荣历程。

  2012年1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来到他的加工厂检查和指导工作,并对他个人和工厂的发展寄予了很高期望,从而更加坚定了巴德江才在今后工作中的信心和决心,他下定决心要把厂子做大,做强,不仅要为玉树的服装加工业树立一个品牌,而且要真正把民间有手艺的困难群众聚集到一起,共同为实现大家的梦想而做努力。

  近几年,巴德江才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结古地区加泥滩建立了总面积为3100多平米的加工厂房,从原有的70多名工人扩招到了330多名员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玉树的就业率。当前,巴德江才的加工厂购进了7百多万元的加工设备,在西宁市也将准备增设一个销售实体店。

  “我所从事的服装加工来不但要为玉树本地的经济发展作贡献,更要把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很好地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更多的人了解玉树。”巴德江才如是说。 (才让卓玛整理)

涉猎广泛的文化名人

——尕玛昂江先进事迹

尕玛昂江

  尕玛昂江,男,藏族,玉树市人,生于1949年10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编采专业,终身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及文化艺术工作,主任编辑。

  曾写过《他,就是共产党员》、《昆仑骄子》、《高原岁月、风雹警铃》、《天堂村》等十几篇报告文学,均被青海日报及省广播电台转载。

  文学作品有中篇小说《白火鸡》、短篇小说《一个女人、半条狗》等发表在康巴文学等刊物上。长诗《站立在唐蕃古道上的玉树》为第一、二届中国唐蕃古道诗歌节主题诗,先后由青海省著名朗诵艺术家青山老师及来自北京的著名文化人(名字记不清)朗诵,成为了诗歌节轰动的亮点。

  剧本类有歌舞剧《昆仑骄子》,《梦圆玉树》,《歌舞的玉树》,《青海湖第一届仓央嘉措情歌》,2010年玉树春晚《五彩三江源》,玉树州建政60周年开幕式大型歌舞演出剧本,2014年康巴艺术节暨玉树赛马节开幕式大型歌舞演出剧本,果洛州60大庆开幕式演出中的歌词部分等。

  其他方面的成就:2000年前后,被聘为《玉树州志》编篡的唯一特约编审,负责编审的同时,独立完成了《玉树文化志》,《玉树广播电视志》,《玉树民俗志》的撰写任务。参与了《玉树文化志》的撰编。写作涉及玉树歌舞、玉树服饰、玉树民歌、玉树民俗、宗教文化等无所不含,为玉树旅游编写了《玉树旅游》、编辑《雪域格萨尔文化之乡—玉树》的汉文稿及玉树州文化调查汇编,编审玉树歌舞、服饰等多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上报材料。撰写电视专题片(文艺类)介绍词《玉树—天赐的家园》(共8张光盘)和2010年玉树州春晚文艺节目串联词,玉树灾后重建收官之年大型影视图像展的前言介绍词。

  总之,他包罗万象的广泛涉猎,为为玉树民族文化的分类、风格、特色、审美、定义等诸多要素以及今天的传承弘扬,从理论及审美的多层角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甘达村的实干家

——玉树州玉树市甘达村支部书记叶青先进事迹

叶青

  叶青,男,藏族,1949年出生,现任玉树州玉树市甘达村支部书记,妻子在2010年4.14地震中不幸遇难,膝下有十个子女,其中的七个子女都已各自成家或到其他地方打工生活,或到牧区放养牛羊过日子。现在留在身边的老四神智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另外还有小女儿和女婿及两个年幼的孙子,最小的儿子今年21岁。到今年,叶青已经在村里工作有45个年头了,叶青书记先后获得过全国和省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8月又获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个人称号。提到叶青,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一个实干家。

  四十多年来,叶青为了甘达村的发展进步没有停下过脚步。1994年,叶青开始带领村民在村里种植树木,他觉得树木能给这个村带来吉祥,他的这个做法在整个玉树州的其他村镇都是很少见的。到1997年,叶青还是想绿化自己的家乡,在种植树木的同时,开始注重保护水资源,他自己整理了一些村规民约,想尽办法把放牧需要搭建的帐篷对草场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到2009年,叶青书记四处取经,决定从保护水资源、保护母亲河入手,把这件造福一方百姓的事做好。

  2010年4月14日,叶青在当得知玉树地震的消息后,二话没说,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准备工作中,从甘达村到结古,路况较差,加上沿途风沙很大,能见度在十米以内。到达灾区后,加入到了搬运救灾帐篷、抢救受灾群众、铺设临时供水管道等救灾行列。饿了吃一块面包、啃一包方便面,渴了喝一瓶矿泉水,累了就在车上打个盹。整整两天两夜,哪里艰苦,哪里危险,他的身影就出现那里。

  抗震救灾期间,大量救灾物资运到灾区,叶青变成了一名搬运工,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他每天坚持6:30起床,给车加满油,做好保养,等待任务,忙碌一天后,他还要对车辆进行例行检查,直到凌晨3:00左右才回帐篷休息。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加上经常吃方便食品,他的老胃病复发他也一声不吭,到临时医疗点领取点药物,强忍着疼痛继续忙碌。叶青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整整23天,始终以饱满的精神和高昂的斗志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回到家顾不上休息,第二天继续工作。他用他的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才让卓玛整理)

玉树新闻界的“拼命三郎”

——玉树州广播电视台记者张连仓先进事迹

张连仓

  张连仓,男,汉族,今年43岁,现担任玉树藏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记者工作。

  张连仓同志1996年7月从青海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电化教育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玉树藏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从事新闻记者工作。

  十八年间,张连仓同志一直都在记者、编辑和制作岗位上,为玉树州的观众报道每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后,张连仓及时带领同事冲到受损的机房找出设备,把受灾情况及时上传到中央电视台和青海电视台,提供了第一手的视频资料。在地震后的五天内连续上传长达二十小时的新闻资料。

  在灾后重建工作启动以来,张连仓同志几乎每天都忙碌在采访、写稿、编辑的工作当中。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灾区的角角落落,在玉树州六县,在各管委会,在四大央企,在重建施工现场,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在繁重的采访任务之余,他还承担起稿件的编排、审稿、策划等工作。

  2010年11月,他随玉树州委党政慰问团赴9省区和省内慰问转移学生,从省外发回的高质量的片子在青海卫视和玉树新闻中播出,向全国人民和转移安置接收地政府表达了玉树人民浓浓的感恩之情。

  2014年3月7日,他得知囊谦县噶羊乡干部在海拔4000米的雪山接送孩子的消息后,主动请缨赴噶羊乡采访,历时三天采写出了《为了105名孩子安全返校》的主题报道,赢得州委主要领导的好评。

  张连仓采访报道的消息《隆宝自然保护站爱护鸟类促环保》、《熊宁——爱心之花永远绽放三江源》、《玉树州首部康巴藏语数字影片译制完成》、《为了105名孩子安全返校》等,社会反响强烈,获得“青海广播电视新闻奖”和“青海新闻奖”一、二等奖项;采写的《玉树州消防支队在娘拉乡举行升国旗仪式》,让全国人民首次了解到娘拉。2011年,被玉树州委授予“玉树抗震救灾暨灾后重建新闻宣传先进个人”、2013年被青海电视台授予“青海电视台新闻通联工作先进个人”。

  十多年来,张连仓同志始终如一日,深入到全州各县、各乡村基层、深入农牧民群众之中,深入火热的生活当中,关注民生,反映群众的呼声,加大了玉树新闻宣传的力度,为推动全州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带领群众致富的村社能人

——称多县拉布乡郭吾村车所社社长罗松达叶先进事迹

罗松达叶

  “与其把钱分了吃进肚子里,不如投资搞产业!”说起现任社长罗松达叶,称多县拉布乡郭吾村车所社的社员们如同打开了话匣子,这句话更是被他们不时地重复着。从社员的絮叨中,不难听出他们对罗松达叶的信任和认可。

  2012年,年富力强的罗松达叶被推选为车所社社长。罗松达叶上任伊始,社里得到一笔35的万元扶贫资金,社员们对这笔钱的规划安置各有各的想法,个别社员甚至认为最好是把钱一分了之。

  “与其把钱分了吃进肚子里,不如投资搞产业!”就在村社成员众口难调之际,罗松达叶经过与社里年长者磋商后力排众议,在村社会议上决定用这35万元投资建设村社集体产业——度假村。在以罗松达叶为首的社员带动下,于2012年夏天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段搭起了10几顶藏式帐篷,集吃、住、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度假村开始运营。

  为了度假村更有吸引力,营业第二年罗松达叶又出动自家的装载机将度假村的浴池进行了扩建整修,社员们看着社长不计较个人得失,一门心思为村集体经济出力,沉寂已久的脱贫致富激情被重新点燃。尽管度假村刚刚起步,收益并不丰沛,但罗松达叶又一次召集社员约法三章,定下了有关度假村经济收益的三条规定:“集体经济的收益首先要用于慰问社里亲人过世的家庭;要用于奖励社里考上大学的学生;要用于资助村社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压根就没想过!不简单!不容易!”规定的出台立即赢得了车所社社员对新一届村社带头人的交口称赞。

  三年下来,车所社的度假村经营步入正轨,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其他村社的人前来度假,社里的老人们也时常被邀请到度假村住宿、观看娱乐节目,享受村集体经济的福利。“集体经济的发展,让社里日渐形成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同劳动共致富的和谐氛围,这不仅让年轻的村社成员从集体经济的发展中感受到了成就感,心也更愿意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了。”退休的前村社班子成员不无感慨地说道。

  2013年11月,当车所社收到红十字会捐赠的50万元资金时,罗松达叶毫不犹豫地把钱投到了组建运输队、发展村社畜牧业、经营村集体店铺上。为此罗松达叶还主动将自家楼下的4间商品房无偿交给村集体经济使用。车所社社员有的成了9人运输队伍中的司机和采购员,有的成了两个牧业小组中的一员,他们或务农、或畜牧、或在搞运输、或在村集体经济提供的店铺岗位值班,各尽所能、各尽其才。一年下来,社里的年轻人似乎没有什么闲暇,社里的老人们更是觉得日子过得舒心,对村社干部的满意度也在悄然的提升。如今,货品丰富的车所社集体实体经济的18家店铺已然成了周围歇格、佐娘村社百姓赶集的地方,基层百姓的日常用品常常在车所社得到供应。“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自从我们社有了罗松达叶这个带头人,村集体经济有了收益,一年的米面都是社里发下来,社里人不愁吃和穿,迁居到车所社的人也多了起来,社里年轻人在村集体经济里有了干劲,我们老人们对这样的村社干部感到一百个满意,他是咱们村里的好干部,更是人民的好干部。”车所社老人们说出了社员们的心里话。(吕海明整理)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囊谦县香达镇智茶卡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土登先进事迹

土登

  土登,男,藏族,囊谦县香达镇人。1960年2月出生,中专文化,1978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智茶卡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土登于1997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囊谦县草原站任正科级站长,2013年12月经组织部门要求,同意授于副县级工资待遇后退休,同年经香达镇党委研究决定任智茶卡社区党支部副书记。2013年被囊谦县县委、县政府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土登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懂汉藏双语。提起土登,无论在干部或群众中,无不竖起拇指说好的,用一位农牧民群众的话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好干部,好党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土登凭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公正无私的办事原则和高尚的人格魄力,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竖立起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土登总能严格的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相关的法规及相关政策,不断给自己充电,以适应新岗位的需要。尤其是他任智茶卡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以来,更加勤奋地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几年来,他的热情、服务和勤奋工作给广大农牧民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土登常对大家说:“我们做的是人的工作,一定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不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已的主观世界,在单位里和工作中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响人、带动人。

  土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坦荡人生。(吕海明整理)

群众眼中的好书记

——杂多县昂赛乡苏绕村支部书记南周先进事迹

南周

  南周,藏族,出生于1982年6月。

  多年来,无论是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还是在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关键时刻,南周都十分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在日常工作,他十分注重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省委、州委在维护稳定、反对分裂方面提出的“十个讲清楚”“五个为什么”等,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方面,切实做到了“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将党的惠民政策严格执行,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认真宣传。

  2010年7月1日,任昂赛乡武装干事的南周临危受命兼任苏绕村支部书记,全面负责苏绕村党支部工作。2011年换届选举中,因南周工作扎实、群众基础好、能力突出,又被选任为支部书记。在南周任支部书记期间,一方面对支部进行了整治,增加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全力为群众办实事,维护党在群众中威信,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在南周的带领下,经过三年的努力,苏绕村党支部由杂多县后进支部成为全县先进支部,多次受到州、县、乡表彰。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南周总是冲在第一线,带领支部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参与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安置,自地震发生至救援全部结束,都没有抽时间回囊谦看一看自家受灾情况。在重建阶段,他又积极参与重建,对全村受灾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摸底,按政策规定“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重建房屋登记、分配。

  在虫草采集管理工作中,南周总是从大局出发,每年都带领班子成员驻守在最危险的检查站。因他是囊谦县人,经常会被一些冲卡的囊谦人质问,“你既然是囊谦人,为什么老是帮着杂多人阻止自己的老乡进入杂多采集虫草”,每当此时,他总是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自己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是苏绕村的党支部书记,要严格按照原则办事”。在每年的苏绕村虫草检查站被冲事件中,南周总是出现在第一线,极力地劝阻大家冷静,保持最大的克制,和平解决冲卡事件。(才让卓玛整理)

我愿做人生晚年的搀扶者

——治多县民政局敬老院护理员达吉卓玛先进事迹

达吉卓玛

  达吉卓玛,女,藏族,她是一名平凡的女子,从含苞待放到姹紫嫣红从未削减过对生活的饱满热情;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高原牧民,在苍茫的西北草原上历练了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她还是老人们的知心人,用自己全部的精力为老人们营造了一个祥和美满的晚年生活。她就是达吉卓玛。

  见到达吉卓玛时,她正忙着为90高龄的老人松拉清洗衣物。高原的冬天来得格外早,才9月的光景,路边的积水上已经飘起了冰花,可此时的达吉卓玛在院子里忙得额头上渗出了细微的汗珠。达吉卓玛是治多县民政局敬老院的护理员。从2010年10月来敬老院至今,她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自上班那天就把行李和日常生活用品搬到了敬老院,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把敬老院里的每一位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爹亲娘,做事仔细认真、头脑活泛、心肠热。郝鹏省长以及省州县多位领导来治多视察工作时,曾被治多县敬老院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对以达吉卓玛为代表的护工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时传为佳话。

  在很多从事过养老护理的人看来,照顾老年人是件苦差事。首先,照顾老人多是一些琐碎的事情,如果遇到脾气不好、爱挑毛病的老人,护工还会经常挨骂;其次,养老院护工的薪水、福利待遇不高;再者,受观念影响,社会上有部分人对护理工作缺乏应有的尊重,这让很多护工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但达吉卓玛自踏上这个岗位,三年如一日,细心、耐心地照顾着每一位需要照顾的老人。敬老院里有不少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要伺候他们就免不了与屎尿打交道,这对新护工来说是道心理障碍,如果跨不过去,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工。谈及这一点,达吉卓玛深有体会。她说:“最初几天,看见抹在衣服、床铺上的屎尿,确实感觉不舒服,但后来见得多了,那种不舒服的感觉也渐渐没有了。”在敬老院里,达吉卓玛主要负责5位高龄老人的生活起居,有时候老人们吃了不合适的东西,拉不出来,达吉卓玛就帮她一点一点地往外抠。衣服、床铺弄脏了,立马就换。天热的时候,达吉卓玛每天都帮老人们擦洗身子。天冷的时候,她就每天烧热水为老人们泡脚。

  有一次,松拉老人生病无法自主进食,她吃的每顿饭都需要达吉卓玛来喂,等老人吃完饭,她就推着老人出门呼吸新鲜空气。经过达吉卓玛两周的精心照料,老人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身体也一天天好起来了。老人感激地说:“这么脏这么累的活儿,连我的亲身儿女们都没有做过,我要是有你这么个女儿该多好啊!”三年时间里,逢年过节,达吉卓玛从来没有回过自己的家,每逢节日,她总是起得比往常早比往常早,把老人们的屋子收拾整洁,给老人们换上干净的衣物,天气好的时候她就把老人们都推到院子里沐浴阳光,天气不好的时候她就把老人们聚到一个房间里闲话家常,然后拿出家人为她送来的“节日礼物”跟老人们一起分享,或者是那么几根麻花,或者是那么一盘糌粑,再或者就是那么一桶酸奶,可老人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像是吃到了什么特别稀罕的东西,看着这一切,达吉卓玛的心里也乐开了花。有人问她:“你常年不回家陪家人,那你家人不怪你吗?”她说:“跟家里人比起来,现在我觉得敬老院里的这些老人们更需要我的照顾,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他们很理解我,也支持我的工作,我是他们的孩子,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一直都会好好孝敬他们的。”

  为了照顾老人,达吉卓玛常常错过饭点,遇到突发状况,半夜还要打起精神负责照顾,有时候甚至整夜都不能休息,但对这些,达吉卓玛从未有过一丝抱怨。敬老院院长说:“有她这么一个用心、细心贴心的护工,真是我们院的一笔财富啊!”

  “只要我在敬老院,这些就是我的工作,虽然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我也知道我们应该对工作负起责任,我也想用我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一点有用的事情。”达吉卓玛说。言语朴实无华,行动真挚感人,达吉卓玛用真心对待每一位孤单无依的老人,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老人们心情舒畅、神采飞扬,敬老院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6-8818752 yszwxb2022@163.com
  玉树旅游网  玉树市新闻网  玉树州党建网  玉树市党建网  治多党建网  曲麻莱党建网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称多县人民政府
玉树市人民政府网  囊谦县人民政府  杂多县人民政府  治多县人民政府  曲麻莱县人民政府  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青海省囊谦人民法院网  杂多县人大  玉树市人大信息网  玉树藏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  玉树州藏医院  玉树文明网  藏地影像
主办: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  青ICP备19000163号-16
免责声明:玉树新闻网由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主办,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域名备案管理。网站内容发布和审核均由玉树州委宣传部负责。